在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
深圳市财政局局长 乔家华
(2006年7月20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常委会作关于深圳市2005年度本级决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2005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新一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创新思路,奋发进取,全面推进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圆满完成。在此基础上,各级财税部门依法征管,科学理财,顺利完成了市人大四届一次会议和第三次常委会议决定的各项预算收支任务,全市及本级均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
2005年,经市人大四届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年初预算为209亿元,一般预算支出为229.45亿元。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国家再次调整了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和具体操作办法,年初预算编制口径需按规定进行调整;同时,基于预算执行情况,预期全年财政可实现一定超收。经市四届人大第三次常委会议审议批准,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和一般预算支出的年初预算分别调整为242.56亿元和375.2亿元(下称年度预算)。
一、2005年度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05年,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2.87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0.15%,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8.9%。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1.增值税本级分成部分完成34.25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6.05%,完成年度预算的93.7 %。
2.营业税完成96.15亿元,比上年增长9.31%,完成年度预算的101.17%。其中,金融保险营业税完成19.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43%;一般营业税完成76.43亿元,比上年增长8%。
3.企业所得税本级分成部分完成35.01亿元,比上年增长33.27%,完成年度预算的104.49%。
4.个人所得税本级分成部分完成2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83%,完成年度预算的102.65%。
5.契税完成20.26亿元,比上年增长55.87%,完成年度预算的82.04%。
6.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完成2.5亿元,比上年增长66.67%,完成年度预算的100%。
7.行政性收费收入完成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完成年度预算的100%。
8.罚没收入完成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2%,完成年度预算的104.56%。
9.专款收入完成7.41亿元,比上年增长9.4%,完成年度预算的116.84%。其中,教育费附加收入完成9.82亿元,比上年增长6.9%;排污费收入0.59亿元,比上年增长56.5%。
10.其他收入完成5.5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84.13%
(二)一般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05年,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70.2亿元,为年度预算的98.67%,比上年增长90.53%。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1.基本建设支出69.4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7.66%。
2.企业挖潜改造支出7.8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36%,比上年增长4.47%。主要用于支持技术改造、产业发展以及支持外贸等。
3.科技三项费用支出2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7.97%,比上年增长50.3%,主要用于科技研发投入以及重大项目发展补助等。
4.教育支出18.1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62%,比上年增长42.38%。
5.医疗卫生支出5.8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7.19%,比上年增长29.85%。
6.行政管理费支出8.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54%,比上年增长9.54%。
7.公检法司支出17.2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65%,比上年增长21.16%。
8.城市维护费支出8.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7.38%,比上年增长56.72%。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建公园的开办以及违建清拆后的绿化等。
9.其他支出173.4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85%。主要项目包括:城市化建设相关支出141.85亿元,这一新增因素是其他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并使得一般预算支出也比上年有较大增幅;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准备金3亿元;税务部门征管经费及代征手续费3.8亿元;路隧改革专项资金1.3亿元;再就业专项资金0.4亿元,经济合作发展基金及对口扶贫资金0.8亿元,宣传文化基金0.3亿元,教育收费列收列支2.75亿元,国家赔偿准备金3.6亿元,出口退税预算调节准备金4亿元以及驻深中央单位的补助、国债利息等。
(三)预算平衡情况
2005年,本级一般预算收入242.87亿元,加上中央税收返还等补助收入75.27亿元,省补助收入1.51亿元,区上解收入2.77亿元,国债转贷收入及上年结余1.2亿元,上年结转收入85.97亿元,动用上年净结余收入26亿元,当年财政总收入为43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15%。
2005年,本级一般预算支出370.2亿元,加上解中央支出5.71亿元,上解省支出13.31亿元,补助区支出35.2亿元,增设预算周转金支出2亿元,国债转贷收入安排支出和结余1.2亿元,调出资金0.3亿元,当年财政总支出为427.92亿元,比上年增长78.26%。
财政总收支相抵,当年本级结转结余7.68亿元,其中结转下年使用5亿元,当年财政净结余为2.68亿元。如加上尚未动用的历年净结余14.12亿元,本级结转结余为21.8亿元,其中净结余为16.8亿元。实现了全年收支平衡、有所结余的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2005年市本级总支出比上年有较大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城市化建设动用上年结转结余收入规模较大;二是中央再次改变出口退税操作办法,地方负担的出口退税由原直接冲减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改为通过体制支出上解中央,由此带来支出的政策性增长。
另外,上列预算平衡情况中涉及市区体制关系的数字,在批复各区决算后将略有调整。
(四)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05年,本级基金收入完成5.4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4.21%,比上年增长0.74%,其中: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1.4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85.28%;水利建设基金收入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土地有偿使用收入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
2005年,本级基金支出完成13.2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9.94%,比上年增长67.98%。主要支出项目包括:养路费支出7.22亿元(均为我市集中上缴省后的返拨支出);外贸发展基金支出0.63亿元;文化事业建设费支出0.98亿元;水利建设基金支出0.8亿元;土地有偿使用支出3亿元。
考虑上下级体制结算关系和上年结转结余等因素,当年本级基金预算总收入为17.73亿元,总支出13.22亿元,总收支相抵,当年结余4.51亿元。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借此机会,我向本次常委会简要汇报2005年全市决算草案情况:
2005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初代编预算为345亿元。年度执行中由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及年度超收等原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初代编预算调整为409.19亿元(下称年度预算)。
2005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12.38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8.22%,完成年度预算的100.78%。各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增值税地方分成部分完成73.85亿元,为年度预算的97.85%;营业税完成153.89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1.48%;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完成56.32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2.62%;个人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完成39.41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2.61%;行政性收费收入完成12.31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0.21%;罚没收入完成11.48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3.53%。
2005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99.16亿元,比上年增长58.69%,完成年度预算的98.6%。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基本建设支出116.39亿元,为年度预算的99.8%;企业挖潜改造支出9.18亿元,为年度预算的98.59%;科技三项费用支出27.48亿元,为年度预算的98.15%;教育支出 50.98亿元,为年度预算的98.75%;医疗卫生支出15.03亿元,为年度预算的98.52%;公检法司支出46.76亿元,为年度预算的99.4%;城市维护费支出21.49亿元,为年度预算的96.98%;其他支出208.41亿元,为年度预算的98.69%。
按照中央批复我市的决算数据,2005年,全市当年财政总收入为649.31亿元,总支出636.93亿元,总收支相抵,当年结转结余12.38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6.71元,财政净结余5.67元。如加上尚未动用的历年结余25.16亿元,则全市结转结余为37.54亿元,其中净结余30.83亿元。全市财政也实现了收支平衡、有所结余的目标。
2005年,全市完成基金预算收入6.2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2.32%,基金预算支出14.0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0.46%。考虑体制结算关系及上年结余因素后,全市基金总收入为18.81亿元,总支出为14.04亿元,总收支相抵,年终结余为4.77亿元。
二、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的特点
2005年,我市财政部门根据客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了积极稳妥的财政支出政策,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深化各项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全年财政预算执行的特点是:
(一)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收入质量不断提高
从全市收入总量上看,2005年,我市全口径财政收入达1,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4.96%,每平方公里实现财政收入0.7亿元,比上年增加近1000万元,产税能力不断提高。从地方收入规模看,2005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达到412.38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收63.56亿元,是“十五”期间增收最多的一年,充分体现了效益深圳的建设成果。从收入结构看,与经济发展关联度相对较高的增值税、营业税和两个所得税四个主体税种所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78.2%,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说明我市财税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二)上划中央收入稳定增长,深圳向国家的贡献持续加大
2005年,深圳上划中央各项收入947.62亿元,剔除出口退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因素后,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9.6%,比地方级收入增长快1.38个百分点,所占辖区全口径财政收入的比重达69.67%,比“十五”初期提高4.5个百分点。“十五”期间,考虑体制结算关系后,深圳累计向中央净贡献超过3,000亿元,服务全国的能力不断增强,为中央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优化支出结构,为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提供财力保障
按照市委“舍得投入”的指示精神和“产业第一”的发展思路,在支出安排上,着力加大基本建设、高新技术重大项目以及传统产业改造、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的投入力度。2005年,市本级用于城市化、基本建设以及各类扶持产业发展方面的建设性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继续保持在50%以上,充分发挥财政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努力做大财政经济“蛋糕”。在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一方面,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重点关注民生,着力加大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业发展投入,继续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作为财政优先保障的重点。2005年,仅本级用于科教、卫生、社保和公检法司方面的支出就达48.23亿元,比上年增长28.96%。另一方面,继续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原则,努力压缩一般消耗性的行政事业性经费开支。2005年,本级行政管理费支出仅比上年增长9.45%,在各主要支出项目中基本是最低的。
(四)勇于开拓创新,继续稳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
按照“划清事权、合理分税,区分特点、分类指导,集中财力、市里为主,明确体制、分灶吃饭,激发活力、有利发展”以及“集中财力办大事,产业发展第一”的指导思想,围绕着事权因素、活力因素和转移支付因素,在科学统计和周密测算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三轮市区财政体制方案,并在事权划分、财力保障、出口退税负担机制以及激励机制、转移支付制度等多个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了与人大的实时联网,努力打造“阳光财政”,2006年1月1日起,市本级尚未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预算单位将分期分批在年内全面铺开改革。逐步完善了政府采购监管及运行机制,稳妥地推进协议采购、网上采购,切实加强了对政府采购的监管力度,提高了政府采购效率。加强了非税收入的管理,完善了收缴方式。着力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大力推进“金财工程”建设。
(五)落实审计整改意见,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
按照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整改的决议,改进和完善了部门预算编制的方式方法,调整增人增资和开办费的预算安排方式;对部门预算中人员、公用和项目支出三类指标分别编报,单独执行,严格预算约束;进一步规范了对区补助资金的安排;严格临时用款管理,年度总预备费只动用了0.4亿元,为近年来最低;加强了对预算单位年终结转结余指标的管理。通过这些调整,使部门预算更加科学、合理、透明。牢固树立“大财政、办大事”的理财观念,根据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科学理财,灵活调度,节省政府利息支出。一是报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动用历年结余26亿元,用于城市化转地相关支出;二是根据审计整改意见,对历年结转的资金进行全面清理,并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需要,将其调整安排用于城市化建设方面。切实加强了政府性债务管理,提出了相关的规范管理办法。此外,我们还完成了契税征管职能移交地税局的工作。
总的来看,2005年我市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由于国家财税分配政策调整,我市产业发展体现在财政收入上的成果大头为中央所有,对地方收入贡献能力有所减弱,预算平衡压力增大;预算编制和执行衔接还不够顺畅,预算约束刚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的事后监管面有待拓宽;财政管理的信息化程度相对滞后等。我们将按照市委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的指示精神,以科学、规范、透明和高效为原则,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市财政管理的运行机制,以发展的思路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2006年我市的财政收支工作将更加繁重,财政改革任务将更加艰巨。我们将进一步创新理财观念,拓宽理财思路,继续严抓收入管理,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推进和完善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为目标的财政改革,大力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管理模式,加快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支持和监督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