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资产管理
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我市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
2024年10月29日,受市政府委托,市财政局向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报告了深圳市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专项报告。(一)口径全、家底清。2023年度,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约1.96万亿元,占全市国有资产比重约26%。从增长情况看。2023年,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较2022年增加约1,600亿元,同比增长8.9%。从市、区分布情况看。市本级资产总额约1.01万亿元,占比约51.5%;区级资产总额约0.95万亿元,占比约48.5%。从资产构成情况看。主要是公共基础设施(占比约32%)、在建工程(占比约32%)、固定资产(占比约17%)、长期股权投资(占比约6%)。(二)抓管理、有成效。一是坚持建章立制,全年修订印发《深圳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办法》《深圳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政府物业出租管理办法》等系列配套文件,不断构建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范化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坚持财政资源资产和预算统筹,滚动编制政府资产盘活三年计划并出台年度实施方案,大力盘活利用闲置低效政府资源资产,全年累计盘活利用政府闲置低效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保障各项公共服务事业健康发展。2023年,全市保障教育、卫生、住房、文体、交通、公园等公共服务事业资产总额约1.3万亿元,占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比重达到66%。各级教育发展取得新进步。全年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182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7万个、托位0.72万个,构建“义务教育投入足额保障、非义务教育成本合理分担、规范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办学”格局。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公立医院205家,平均开放床位数6万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断丰富,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大力保障住有宜居。全年完成供应分配保障性住房12,987套,保障“住有宜居”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促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全年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21万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150万平方米,“开放共享、一键预约”体育场馆累计1,930所。四是坚持守正创新,推进公共数据资源资产化管理实践取得新进展。建设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出台《公共基础信息数据元规范》地方标准,试点公共数据开发运营。(三)找问题、补短板。报告针对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做了披露:一是全员重视程度还不够,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力量还偏弱。二是政府物业管理体制机制还待健全完善,政府物业零星分散的管理格局还未彻底扭转,政府物业确权率还有待继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