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资产管理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2023年10月30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2022年末,全市各类国有资产总额71,708.6亿元(自然资源资产只统计实物量,暂未统计价值量),同比增长7.8%,其中:非金融企业国有资产47,615.6亿元、金融企业国有资产6,047.7亿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18,045.3亿元,分别占比66.4%、8.4%、25.2%。
2022年度,全市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主体履职尽责,加强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一是国有企业在保障城市平稳运行、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优化营商环境、对口帮扶协作、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二是国企改革持续领跑全国,实现创新与品牌建设双丰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17家,国务院国资委认定“科改示范企业”增至7家。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引进科研机构近80家。三是国有资本布局持续优化,推动国有资本加快向城市保障、城市建设、金融投资、新兴产业等主责主业领域集中。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基础管理。2022年,以市政府名义印发《深圳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持续健全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二是加强资源统筹共享,不断提升管理效能。打造“开放共享、一键预约”平台,全市1,585所体育场馆实现开放共享。出台《深圳市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三是多措并举推进资产盘活利用。推动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管,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所持股权无偿划转至相关市属国企,提高经营性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市机关事务局为138家市直单位调配办公用房10.6万平方米。市公物仓全年清点接收行政事业单位报废固定资产6.7万件,处置出库5.3万件。四是卫健、教育、住建、城管、文体、交通、水务等政府职能部门不断重视和加强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政府资产在保障公共服务、基本民生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一是印发《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强调规划引领自然资源管理方向。二是推动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蓝碳交易、推进“国际红树林中心”筹建、出台碧水保卫战“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升自然资源生态保护水平。三是全年供应产业用地4.68平方公里,开展四批次招拍挂集中出让居住用地3.66平方公里,完成262.47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完成造林生态修复10,060.8亩,切实加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与利用。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市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市属国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方面发展滞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观念尚未彻底扭转;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尚不健全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提升国有企业运营效率,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加强同业合作,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二是不断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探索构建政府资源、资金、资产统筹管理的“大资产”格局,提高政府资源配置统筹能力。三是持续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统领,严守资源安全底线,维护资源资产权益,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