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财社函〔2016〕696号 A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160234号建议《关于提高儿科、急诊科医师待遇的建议》收悉。经研究,我委汇办意见如下:
如马廉等代表所言,我市儿童“看病难”问题备受关注,各级综合医院和妇保院配备的儿科资源较少,儿科医疗人才短缺,市儿童医院人满为患,尤其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儿科医师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儿科医生短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解决好儿童就医问题十分必要且迫切。
一、关于政府对儿科、急诊科的专项补助
马廉等代表关于政府专项补贴儿科、发放儿科医师补贴、按床位数增加儿科财政拨款等建议,其方向是加大对儿科投入,提高儿科医生待遇。
2013年起,市财政通过“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的方式,不再与“人头”挂钩,对公立医院按其服务数量、质量及满意度等进行补助,建立起体现多劳质优者多得、少劳质低者少得的财政补助新机制,引导医院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2014年12月,我委牵头出台市属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补助实施细则,市财政对公立医院补助按照分类补助、支持专科、动态调整、优化结构的原则实施,其中儿科专科系数为1.3,为专科最高系数,儿童医院补助标准高于综合医院,进一步加大了对儿科的投入。2013-2016年,市儿童医院经常性财政补助分别为0.54亿元、1.07亿元、1.31亿元、1.49亿元,年均增幅达29%。同时,财政补助不限定具体用途,由医院统筹用于工资福利、设备更新维护、药品及耗材购置、大型修缮、水电物业等医疗事业发展需要,切实保障儿科医生的待遇。
今年,我委将会同你委、市医管中心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助方式,对市属公立医院的补助以数量挂钩为主转为以质量挂钩为主,引导医院主动提升诊疗水平和服务效率;以“同类医院同一标准”转为“同类专科同一标准”,鼓励综合医院积极加强对儿科、急诊科等专科的资源配置,保障各类专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市财政对原特区外医院儿科专项补助
马廉等代表建议:市级财政对原特区外医院的儿科直接增加专项拨款扶贫,使之尽快缩小特区内外差别。
区属公立医院建设运营属区级政府事权,按照事权财政相匹配的原则,原特区外公立医院儿科投入由区级财政负责。针对原特区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较差的情况,我市第四轮市区财政体制中财力进一步向基层和原特区外地区倾斜,并参照中央财政核定地方财政标准支出的办法,通过综合因素法均衡各区支出水平,重点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力度,列入各区标准支出,相应提高了各区级共享税分成比例,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了坚实的财力基础。结合我市实际,我委将在第五轮市区财政体制设计时,进一步研究完善体制机制,继续加快推进特区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财政部门将按照履行公共财政职能的要求,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并向儿科和急诊科等专科倾斜,积极支持我市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各项政策措施,努力解决儿童“看病难”问题。
以上意见,供参考,此汇办意见可以公开。
深圳市财政委员会
2016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