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0007541539G/2022-00438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财政局 成文日期: 2022-07-26
名称: “真金白银”惠企利民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11-0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真金白银”惠企利民

发布日期:2022-11-04  浏览次数:-

  【主持人】近期,深圳出台了“稳经济30条”,包括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挖掘消费潜力、推进文旅恢复、消除物流堵点、加强民生保障等6方面30条措施。

  “稳经济30条”,也是深圳今年出台的第五个30条。之前还陆续出台了“助企纾困30条”“壮大市场主体30条”“促消费30条”“工业经济30条”,此外还出台了“20+8”产业政策、金融稳发展“23条”等政策,可谓是政策密集出炉、叠加发力。

  在诸多政策文件中,我们都看到市财政局作为牵头部门或参与部门,发挥着帮助市场主体、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今天,我们的“上桥”嘉宾是市财政局的党组书记、局长代金涛,以及预算处处长陈昱宇、教科文处处长陈志川、工贸金融处处长崔璐、社保处处长罗东辉,今天正好可以请他们为大家做一个详细解读。代局好,财政的嘉宾朋友们好!

  【深圳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代金涛】主持人好!各位听众、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代局您也是我们“民心桥”的老朋友了,以往我们节目主要聚焦市民的衣食住行,但今年听众朋友更关心的是“惠企”,毕竟深圳有380多万市场主体,他们是城市经济的根基。您能结合财政部门的职责,谈谈这一系列的“30条”吗?

  【深圳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代金涛】好的。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连续出台了多个助企纾困措施。这些措施相互支撑,既兼顾了普惠性与精准性,又兼顾了当下和长远,更兼顾了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

  【深圳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代金涛】(一)从政策受益面说,既注重了普惠性,也突出了对重点行业企业的精准扶持。例如,在“助企纾困30条”中:1.有一系列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即“三减三补一支持”,(减税费、公积金、房租,补贴失业保险、水电气、防疫消杀,提供金融支持),所谓普惠,就是全市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可以享受。例如,从退税减税政策来说,截至6月底,我市有100万户小微企业享受了减税政策,有将近8万户企业享受了退税政策,受益面非常广。

  2.此外,也有针对重点行业的个性化、精准化的扶持措施。为什么还要出台个性化惠企政策,这是因为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文体旅游业、交通运输及物流业等一些接触型服务业,受疫情冲击影响相对更大。为此,市委市政府针对这些行业专门研究出台纾困措施,全力支持他们渡过难关。

  (二)从政策时效来说,既着眼当下,又考虑长远。主持人您刚才也讲到,5个“30条”以及其他政策密集出台。其实详细梳理这一揽子政策,不仅仅是密集出台、相互补充,更是层层递进,是遵循了市场主体培育和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客观规律的。

  “助企纾困30条”,主要是解企业燃眉之急,是“解渴”。各部门在政策落实上也是抓紧时间,尽快释放红利。截至6月底,已落地超过500亿元,其中财政部门通过普惠性补贴、专项资金支持等方式,直接支持超290亿元。

  金融稳发展“23条”等金融政策“组合拳”,主要是以金融活水灌溉企业,是“输血”。同时,我们财政政策也积极与金融政策联动,重点关注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问题。

  “壮大市场主体30条”,是通过培育政策,推动企业做大做强,让市场主体“生得快”“育得多”“长得大”。其中,财政部门通过扶持、奖励等方式支持,解决市场主体融资、创新等需求。我们作了中期的资金测算,到2025年,市财政预计投入超300亿元。

  “工业经济30条”,是突出工业立市,进一步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以及发挥工业对其他产业产出增长的带动作用。根据测算,2022年—2025年预计将为企业提供超千亿元的支持。

  总之,降成本、金融输血、市场主体培育、产业布局,这些举措长短相济、符合市场和经济发展规律。

  (三)从政策层级说,既从微观层面,解决市场主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又从宏观层面,围绕稳增长综合施策。1.从微观来说,很多扶持措施都是从企业所需出发,着力解决企业面临的难题。当下,企业最强烈的诉求,就是降成本。面对全球疫情及经济不确定性,产业链上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确实遇到了物流、生产、流动资金、用工等方面的困难,出现了成本上升、营收下降的双重压力。为此,许多助企纾困政策以降成本作为发力点,通过各种减、免、缓、补、降,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

  此外,企业还有什么诉求,那就需要“一企一策”。目前,财政部门开展了多轮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意见建议,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诉求,进一步完善政策、落实政策。 

  2.在立足微观市场主体诉求的同时,从宏观来说,我市也围绕稳增长综合施策。

  首先,注重发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作用。例如,在外贸方面,“工业经济30条”着眼于畅通双循环格局,我市最近还出台了对外投资合作若干措施、进口免税设备认定等系列政策。在消费方面,“促消费30条”,将消费端和生产端作一个连接,鼓励本地汽车、消费电子、家用电器、高科技抗疫等领域的优势企业和产品参与促消费活动,财政新增安排12亿元用于促消费相关补贴政策。政策实施以来,汽车、家电等方面促消费措施受到广泛好评。5月起,我市多个领域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转正,消费复苏加快。

  其次,系统性地助力经济企稳回升。7月出台的“稳增长30条”,是政策工具“百宝箱”,涉及业态更多,涵盖范围更广,惠及面更宽,从稳企业、稳就业、稳物价等发力,激发经济内生动力。

  总之,今年出台的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是有机联系、层层递进的,目的是遵循“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成”的发展规律,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主持人】感谢您系统、全面的介绍,可以看出,今年惠企政策覆盖范围非常之广,政府投入力度非常之大,充分体现了我市助企纾困稳增长的决心,也为企业增强了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底气。说到这我们来听一下林女士的电话。

  【林女士】目前深圳普通高中学位比较紧张,请问市财政局在高中建设方面有什么规划?

  【回复】近年来,市财政局优先安排和重点保障教育经费需求,在安排年初预算时,根据市教育主管部门及各学校年度重点工作、改革需要优先足额保障高中教育、中职教育等基础教育。从第四轮体制开始,我市高中教育遵循“市投、市建、市管”的管理原则,新建高中基本由市里统一开办和建设,各区存量高中依旧按属地由各区管理。财政部门结合我市高中教育发展需要,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市高中教育财政投入已初具规模且呈逐年增长的上升态势。据统计,近五年(2017-2021年)全市高中教育投入合计410.76亿元,高中教育投入规模从2017年的58.6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41.02亿元,五年间投入规模增长了140.3%,年均增长19.16%。同时,为解决我市公办普通高中学位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增加公办普通高中学位数量,2019年底,我市印发实施了《深圳市高中学校建设方案(2020-2025 年)》,未来5年(2020-2025 年),我市将超常规推进公办高中建设,到2025年,全市新改扩建公办普高49所,新增公办普高学位9.7万个以上,到2025年普高录取率达到65%,其中公办普高录取率将达到56%。市财政将在开办费、生均拨款经费等方面积极给与支持。下一步,市财政部门将会同市教育部门,根据深圳高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共同探索和积极构建符合我市实际、与体制相适应的高中教育投入体系,为保障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推进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持。

  【主持人】好谢谢林女士,实际上我是觉得市民都应该来关注我们的财政工作,财政的投入方向其实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减税降费是今年惠企纾困的“重头戏”,为全市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这方面我们财政部门做了哪些工作,实施效果怎么样?

  【深圳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代金涛】我们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一道,坚决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把握时间窗口,让企业尽快得到实惠。

  在工作机制上,我市成立了工作专班,统筹全市减税降费工作,财政、税务、发改、公安等16个部门参加,确保政策顺利落地。

  财政、税务、人民银行3个单位进一步建立留抵退税会商机制,确保协调高效、处置问题及时。

  在资金保障上,我们一方面将财政部下达的支持基层减税降费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纳入直达资金范围,实现快速分配。另一方面,及时调度各区库款,增加区级国库现金流,确保区级财政能够及时足额退税。

  我们围绕留抵退税做了大量工作,因为这是今年最“大头”、最直接的惠企政策。有的听众朋友,特别是不从事经济、财务工作的听众朋友,可能听到、但不是特别了解“留抵退税”,我简单作一个解释:

  我国的增值税实行链条抵扣机制,以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为应纳税额。理论上来说,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会大于进项税额,但是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如,集中采购原材料和存货尚未全部实现销售、投资期间没有收入等,就会导致一定时期内,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此时,留存的、尚待抵扣的进项税额,就形成了留抵税额。

  在未实行留抵退税前,企业产生的留抵税额是结转下期抵扣。对企业来说,就要占用一定的资金。

  实行留抵退税,就是把未抵扣完的留抵税额退还给纳税人。因此,对企业而言,留抵退税相当于直接给企业增加现金流,是最快、最直接的纾困措施。

  从我们收到的反馈来说,很多企业都认可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退税过程也非常顺畅,有的企业反映下午在网上提交申请、当天晚上就收到退税到账信息。

  从总体来看,今年以来退税减税降费的政策效果十分显著:

  一是规模大。上半年新增退税减税降费、缓税缓费超760亿元。其中,办理留抵退税482亿元。

  二是小微企业占“大头”。办理留抵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户数占比达93%。

  三是制造业受益多。六大重点行业中,制造业留抵退税规模超200亿元。

  这就是目前的总体情况。

  【主持人】企业对退税减税政策反馈确实不错,因为我是人大代表,也听其他人大代表反映退税减税政策实施快、受惠多,这背后离不开财政部门在政策执行、资金准备上的大量工作。

  您提到减税降费主要是小微企业受益。我想,财政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实施涉及各领域、各行业,应该还有很多实招、硬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对吗? 

  【深圳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代金涛】是的。除了退税减税降费,以及配合其他主管部门实施的各类补贴、支持政策以外,今年上半年,财政部门还推行了一系列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措施。

  (一)通过财政金融政策支持。1.鼓励银行机构更“敢贷”。我市2018年推出了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资金池,即设立资金池,政府将符合条件的银行不良贷款纳入资金池补偿范围,按比例给予风险补偿,调动银行积极性,撬动银行放贷。

  今年,我们提高了补偿比例,对3到6月新增的银行贷款,补偿比例提高3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银行放贷给中小微企业,将更放心,“容忍度”将更高。

  今年1-6月,这一政策覆盖面大大拓宽,新增“入池”贷款1800多亿元,惠及6万多户中小微市场主体。

  2.鼓励担保机构更“愿担”。2019年,市财政出资30亿元设立融资担保基金,对担保机构的担保损失按比例给予补偿,即对企业融资进行再担保。

  今年,我们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特别是“稳增长30条”中的第8条,从扩范围、降成本、多分险三个方面,进一步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融资难题。

  ——扩范围,是将个体工商户纳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支持范围。目前我市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130万户,数量庞大,但因规模小、抵质押资产不足等原因,较难取得银行信贷资金。

  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对个体工商户贷款提供担保、再担保,可为银行分担绝大部分风险,引导银行机构为个体工商户贷款。

  ——降成本,是担保费最高减免40%;再担保费免收。

  ——多分险,是再担保机构提高风险分担比例,最高可达60%。那么剩下的40%,担保机构仅需承担20%—30%,银行承担10%-20%。

  目前,以上三项举措都已经落地。中小微企业,特别是个体工商户有融资需求的,可以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银行通过风险评估,认为需要加上担保增信才能放款的,可联系我市三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申请担保贷款。

  除此之外,财政还通过政府采购政策、物业租金减免政策等支持中小微企业。

  (二)通过政府采购支持。我市一直致力打造最优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已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积累了很多领 先性的做法。今年,财政部门从五方面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

  1.留份额。我们设置了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份额,从7月起,将预留采购份额由30%以上,提高到40%以上,为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创造更多机会。

  2.提权重。在政府采购开评标环节,通过优化评分标准,提高小微企业评分权重,使小微企业在竞争中更有利。

  3.早付款。鼓励约定预付款,预付款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合同金额30%,15天内完成资金支付。

  4.促融资。加大政府采购订单融资政策支持力度。上半年合计发放政府采购订单融资贷款2.4亿元,贷款企业近九成为中小企业。

  5.降门槛。合理划分采购包,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联合体投标,或签订分包协议,增加中小企业参与度。 

  总之,这些政策以及配合其他主管部门实施的各类补贴、支持政策,都属于今年国家、省、市出台的系列助企纾困政策,从不角度支持市场主体。

  【主持人】谢谢,听了您的介绍,感受到在助企纾困上,深圳做到了“全市一盘棋”,财政部门做到了发挥财政政策的最大效力。

  财政政策,既关系到每个经济细胞,也关系到千千万万的市民。无论在国内四个一线城市中,还是七个超大型城市中,深圳的面积都是最小的,以最少的土地承载着最密集的民生问题,这对政府治理和财政保障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近日《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经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首次对建设民生“新七有”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提出了先行示范要求。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财政在落实民生“新七有”方面的新进展。

  【深圳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代金涛】财政部门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力度,今年1-6月份,全市教育、医疗等九大类民生领域支出1776亿元,占整体财政支出的比重接近七成。优先保障教育支出,2022年,全市安排教育支出1054.2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过20%。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市教育支出超过6400亿元,为我市财政最大支出事项。

  【主持人】好,来听一下我们听众朋友们的电话。

  【汪先生】听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有补贴,请问补贴标准是怎么样的?

  【回复】市政府出台印发了《深圳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和《深圳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奖励补贴方案》,由财政对加装电梯给予补贴。补贴标准是:七层及七层以上35万元/台、六层32万元/台、五层29万元/台、四层26万元/台。已加装了电梯的可以积极申请补贴。市民表示满意。

  【市民张先生】①我在南山区国美电器购买了一台彩电,大概可以获得1200元家电消费补贴,但是快三个月了还没收到,请问补贴什么时候发放?②目前,相关补贴申请全部线上进行,老年人等不方便使用互联网、智能设备的人群无法及时得知申请是否受理以及后续办理情况。

  【回复】1.目前,市商务局正在进行第一批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消费补贴的公示,经核对公示结果并请市商务局协助在后台查询,未查询到张先生的申请记录。初步分析,是由于门店未及时在系统中上传,导致部门未收到张先生的消费补贴申请。经沟通,市商务局表示,将安排专人与张先生联系对接,如果是由于门店疏忽遗漏,可安排其参加后续批次申请。已将办理情况告知张先生。同时,我局将持续关注并跟进情况进展。2.在后续的相关政策制定中,我局将建议主管部门在制定普惠性补贴实施细则时充分考虑各个人群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现有工作流程及工作方式,进一步降低、消除政策申请及审核等各个环节中的“隐形门槛”。

  【市民4】相关政策已明确从2022年3月1日起,微信收款码不能做经营性收款,可是现在好多商家还是用微信二维码收款,这是政策没有落实到位还是商家不执行?

  【回复】经了解,该问题不属于我局业务范围。为进一步加强群众联系,解答群众疑惑,我局立即联系深圳人行支付结算处,该处反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等文件要求,2022年3月起,不得通过个人收款条码为其提供经营活动相关收款服务,但对于商家正常经营活动,商家可以将个人收款码申请升级为个人经营收款码,升级后商家可正常使用收款功能。此外,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也将通过大数据筛查,主动提醒相关具有经营活动特征的用户及时升级为个人经营收款码。已将相关情况反馈给市民。

  【市民5】坪山区的幼儿园儿童健康成长补贴什么时候能发放?

  【回复】根据《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1-2022学年在园儿童健康成长补贴申请与发放工作的通知》要求,2021-2022年坪山区符合领取成长补贴的在园儿童共计21,806人,共需拨付3211.5880万元,其中拨付给公办园1766.3920万元,拨付给民办园1445.1960万元。因幼儿园已放假,截至目前,部分公办园未发放完毕;民办园经费已到幼儿园基本账户,但还需幼儿园交解封材料至坪山区教育局进行审核通过后才能发放。受限于放暑假,7月初坪山区教育局已让各幼儿园以短信的形式告知家长,今年的儿童健康成长补贴会在8月份发放,并要求各幼儿园做好家长的解释工作。现已通知各幼儿园务必在这周内安排工作人员去幼儿园开展儿童健康成长补贴发放工作,预计这周内发放完毕。

  【主持人】好的,感谢各位热心听众和我们代金涛局长。朋友们有什么想问的可以关注我们市财政微信公众号“深圳财政”“深圳财政发布”和官网,今天的对话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访谈结束后,我们将把本次的直播实录公布在深圳市财政局网站“互动交流”下的“在线访谈”栏目中,以供大家查询。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感谢广大市民对深圳市财政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期待下次再会!


附件:

1.在线访谈活动现场

2.嘉宾:深圳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代金涛